关闭

产品中心

139-5115-8910
菜单
PWO平面二次包络环面蜗杆减速机
首次包络:以平面蜗轮齿面为母面,通过相对圆周运动包络出环面蜗杆的螺旋齿面
二次包络:以蜗杆螺旋面为母面,反包络出蜗轮齿面,形成共轭啮合
PWO平面二次包络环面蜗杆减速机
  • PWO平面二次包络环面蜗杆减速机
产品参数

PWO平面二次包络环面蜗杆减速机

一、技术原理与结构特点
1. 核心原理:二次包络啮合技术
首次包络:以平面蜗轮齿面为母面,通过相对圆周运动包络出环面蜗杆的螺旋齿面。
二次包络:以蜗杆螺旋面为母面,反包络出蜗轮齿面,形成共轭啮合。
啮合特性:
多齿接触:同时啮合齿数达3-7个,接触面积超70%,压力分布均匀,承载能力显著提升。
动态接触线:齿面存在两条沿齿宽推进的接触线,与相对速度方向夹角接近90°,润滑性能优异。
高精度加工:蜗杆齿面经硬化处理(硬度≥HRC50)和精密磨削(粗糙度Ra≤0.8),确保高齿形精度。
2. 环面蜗杆设计优势
几何特征:蜗杆轴向齿廓呈弧形分布,环面结构增大啮合面积,减少应力集中。
自锁性能:蜗轮难以反向驱动蜗杆,适用于需要防止逆转的场景(如起重设备)。
效率提升:接触线总长度增加,传动效率高于普通圆柱蜗杆减速机。
3. 标准与分类
执行标准:GB/T16449—1996,涵盖PWU、PWO、PWS三种型式。
PWO型定义:蜗杆布局在蜗轮之上,属平面二次包络环面蜗杆减速机系列。
二、性能参数与应用场景
1. 核心性能指标

参数 规格
承载能力 多齿啮合设计,承载能力比普通蜗杆减速机提升30%-50%
传动效率 效率达92%-95%,高于普通蜗杆(70%-85%)
转速范围 蜗杆转速≤1500r/min
温度适应性 工作温度0-40℃(低温需预热润滑油,高温需冷却)
润滑要求 推荐合成蜗轮蜗杆油,油温≤100℃,每6-12个月更换一次

2. 典型应用场景
行业覆盖:冶金、矿山、起重、运输、石油、化工、建筑等领域,尤其适用于:
重型设备:轮胎硫化机(适配36-100英寸规格)、起重机、矿用提升机。
高负载场景:需要大扭矩、紧凑结构的传动系统。
安装要求:
采用弹性或齿式联轴器对中,误差不得超过联轴器允许值。
运行前需空载及分级加载测试(25%、50%、75%、100%额定载荷各运行2小时)。
三、优缺点分析

优点 缺点
1. 高承载能力:多齿啮合设计,适用于重载场景。 1. 制造成本高:精密加工和硬化处理导致成本较高。
2. 高效率:接触线总长度长,传动效率达92%-95%。 2. 维护复杂:需定期更换润滑油,对油品质量敏感。
3. 自锁功能:防止反向驱动,提升安全性。 3. 安装精度要求高:需专业人员操作,对中误差需严格控制。
4. 运行平稳:低噪音、低振动,适用于精密设备。 4. 低温适应性差:需额外加热润滑油,增加启动成本。

四、选型与维护建议
1. 选型依据
负载需求:根据扭矩和转速选择中心距(单级265-450mm,双级140/280mm或160/320mm)。
布局形式:PWO型(蜗杆在上)、PWU型(蜗杆在下)、PWS型(蜗杆侧置)适配不同空间需求。
环境条件:高温或低温环境需配置润滑油加热/冷却系统。
2. 维护关键点
润滑管理:首次运行7-14天后更换润滑油,之后每6-8个月(连续运行)或10-12个月(间歇运行)更换一次。
故障排查:油温超100℃或异常噪音时,需检查齿面胶合或润滑油老化情况。
备件更换:蜗杆副需经过跑合和加载试车后再正式使用,确保啮合精度。
五、行业应用案例
1. 轮胎硫化机
应用场景:适配36-100英寸轮胎硫化机,提供高扭矩、低噪音的传动解决方案。
优势:紧凑结构节省空间,自锁功能防止设备逆转,提升生产安全性。
2. 矿山提升机
应用场景:替代普通蜗杆减速机,承受重载并减少维护频率。
优势:高承载能力延长设备寿命,高效传动降低能耗。
3. 冶金起重机
应用场景:精准控制起重机升降,确保平稳运行。
优势:低振动特性保护精密部件,自锁功能防止负载滑落。

包装方式:
成卷包装、防潮包装
存储条件:
室温-15℃~40℃、防潮防湿、避免长时间日晒
导航 产品 新闻 电话

电话咨询

139-5115-8910

留言咨询