一、漏油与渗油
故障现象:
密封处(如轴端、箱体结合面)漏油,油迹扩散至底座或地面。
主要原因:
密封件失效:油封老化、密封圈磨损或安装不当,导致密封性能下降。
箱体变形:长期运行后壳体变形,结合面不平整,引发渗油。
油位过高:油量超过标准线,增加齿轮搅动功率损失,同时加速漏油。
螺栓松动或通气孔堵塞:导致内部压力失衡,油液从缝隙渗出。
案例:
某企业减速机因合箱面残留铁屑,运行后壳体变形,通过时效处理(如振动时效)和涂密封胶解决漏油问题。
二、轴承过热或异响
故障现象:
轴承部位温度超过70℃,或运行时有异常摩擦声。
主要原因:
润滑不足:油位过低或油质污染,导致摩擦增大。
轴承损坏:滚珠磨损、保持架破碎或内外圈变形。
安装误差:轴承盖偏斜、轴与轴承配合间隙不当。
联轴器问题:同心度偏差大,增加额外负荷。
案例:
某工厂减速机因轴承间隙过小引发高温,调整间隙后温度恢复正常。
三、齿轮故障(异响、断齿、磨损)
故障现象:
运行时有周期性异响、剧烈金属摩擦声,或齿轮断裂。
主要原因:
材质缺陷:齿轮硬度不足或热处理不当,导致疲劳断裂。
润滑不良:油质污染或油量不足,加速齿面点蚀。
啮合精度差:齿侧间隙过大、齿轮中心距偏差。
超载或冲击:长期超负荷运行或外部冲击(如轧钢机咬钢)。
案例:
某减速机因齿轮公法线跳动过大产生周期性异响,修正齿轮后解决。
四、油温过高
故障现象:
润滑油温度超过90℃,加速油液老化。
主要原因:
冷却失效:冷却装置堵塞(如冷却管结垢)或风扇故障。
机件损坏:轴承抱死、齿轮断齿或箱体内部摩擦。
润滑问题:油量不足、油质变质或粘度不符。
环境因素:高温环境或散热不良(如灰尘覆盖箱体)。
案例:
某车间减速机因冷却装置堵塞导致油温超标,清理后温度下降。
五、振动与窜轴
故障现象:
减速机整体振动,输入/输出轴轴向位移。
主要原因:
断齿或松动:齿轮断裂或键连接失效,失去轴向约束。
紧固不足:从动齿轮与轴过盈量不足,产生轴向串动。
基础不稳:地脚螺栓松动或设备基础刚度不足。
案例:
某减速机因中间轴过盈量不足引发串轴,加固后问题解决。
六、维护保养不足
故障现象:
频繁出现故障,使用寿命缩短。
主要原因:
换油周期过长:油质污染加速齿轮和轴承磨损。
油位检查缺失:润滑不足导致干摩擦。
密封件老化未更换:长期运行后密封性能下降。
案例:
某企业减速机因长期未换油导致齿轮磨损,更换油品后故障率降低。
总结与预防措施
定期维护:每半年更换润滑油,检查油质和油位。
紧固螺栓,清理通气孔和冷却装置。
安装与调试:确保联轴器同心度,避免额外负荷。
对减速机壳体进行时效处理,防止变形。
故障预警:监测油温、振动和噪音,及时排查异常。
对老化密封件和轴承进行预防性更换。
通过系统性维护和故障分析,可显著延长减速机使用寿命,降低停机风险。